瘋狂一次──獨旅北海道!感想及回顧

這一系列包含本篇共有七篇,其中份量最少的是序章。這並不是我懶惰,而是因為我在短短一個晚上就擬定好主幹,隔天確認可以請假後就訂住宿和機票了,就是這麼快。或許是因為我夢想很久了,所以一旦實行起來就非常快,還是因為我的工作就是上網Google所以資料找很快?不曉得,總之旅行應該都是這樣吧,決定好地點、時間、重要的景點,然後就準備啟程。

這一篇如同標題所說,就是最後有一些感想及回顧,當然有些資訊可能之前寫文章的時候沒想到,事後也可能會再補充。

語言

首先不同國家大家最擔心的,肯定都是語言(即便是港澳,也有用語習慣差異)。我自己已經看動畫超過十年了,其實生活中一點簡單基本的日語也講得出幾句,有些假名看到也唸的出來。以這樣的程度去日本,要說能和日本人溝通是差太遠了;那我英文也不好,旅途中也有碰過店員英文講的不錯或是直接碰到是外國人店員的,我也不一定能完全聽懂(目前印象最深有完全聽懂得,就是在LeTAO酒吧店員問我的那句「Where are you from?」其他的就大概隻字片語聽的懂而已)。在這樣的程度下,其實拿出翻譯軟體的頻率比我想像的還要少很多。可能是因為多數時候我的行程都不太需要跟人講話,最需要跟人講話就是點餐或購票(例如在余市酒廠門口一定會需要和工作人員先確認你有預約導覽才能從正門進入)其他時候很多都有多語言指示牌或是機器有多語系,這點是我滿意外的地方。我甚至下載了三個翻譯軟體(其中之一還支援離線翻譯,避免我沒網路的時候能支援)並都把翻譯APP放在桌面上,結果用到的時機沒想像中多。

不過和日本人溝通或對話的時候,能夠聽懂隻字片語或使用一些簡單的英文還是相當有助益。例如我在麥當勞想體驗鬆餅漢堡,鬆餅和漢堡的日語發音,恰巧就是和英文接近的音譯,因此點餐的時候我先看了一眼菜單,就直接問。不過使用的發音是パンケーキ(日語的鬆餅,看動畫學會發音的)加上hamburger,不過發音相近,店員也聽的懂,剩下的就是搭配これ、それ和數字1這樣,甚至數字部分你怕講錯也能用英文one、two混雜。但如果你完全聽不懂也看不懂,可以想像簡單的點餐過程,會延長成好幾倍的時間。所幸臺灣使用正體中文,在部分漢字輔助下,其實多少可以猜是什麼意思;只是要小心有不少漢字代表的意思和中文差很多。像是這次去有幾個晚上飯店附近有在施工,會有看板說明他們在施工造成不便請大家見諒等等,其中看板上就出現「迷惑」讓我看了也很迷惑,到底這個迷惑是什麼意思?

札幌JR東出口當時進行下水道工程的看板,主要是拍攝背景指揮交通相當明亮,確保駕駛及作業人員安全

當下就站在路邊查,原來是困擾的意思,是不是很有趣。不過也代表有些時候看到的字在中文母語眼中可能會自然反射認為是某個意思,實際上在日文中確差了十萬八千里。但也不用因此過度擔心,例如看版上的「下水道の新設工事」其實中文使用者看著也能猜到一半意思對吧。難怪這麼多人喜歡去日本玩,就算沒有翻譯,靠著漢字猜總比瞎猜好。

流量

原先其實非常擔心流量會不夠用,因此是購買吃到飽方案的SIM卡。不過後來實際在使用,發現如果只是上網找找資料,看看自己做的筆記,使用地圖和翻譯軟體甚至傳些圖片給朋友等,其實一天1GB綽綽有餘。以我這次旅行來說,好像整體並未超過3GB,甚至在飯店也偶爾才連一下飯店的Wi-Fi而已。不過由於忘記截圖了,不是很確定最後使用量是多少,而且即便SIM卡還插著,也看不到,不知道Android是怎麼判斷的(連上不同電信就算是新的?)。

支付

這趟行程我按照網路上的建議,一天一萬日圓再外加有特別確定只能現金的購物來換。由於已經事先上網查詢過,余市酒廠商店可以刷卡,但付費品飲只能現金(後來現場發現也支援PayPay、信用卡等多種支付方式了,可以參考Day2一文);首尾兩天基本上會花錢的地方就只有車票、機場,這些基本上都能刷卡不用擔心,考量下來最後就只換了五萬日圓。

結果,只有用到四次現金:購買Kitaca、小樽三角市場瀧波食堂、小樽山中牧場、札幌車站便當,回來身上還剩下42230,也就是五天下來現金只花費7770(Kitaca印象中還有三百日圓左右,可以視為半個尚未花費的現金),其餘行程都使用信用卡或PayPay。剩下的現金可以說再出發一次都還綽綽有餘。使用電子支付有不少好處,像是錢很髒、不用擔心收到假鈔、交易都有紀錄(出發前一週看到新聞有人使用現金付錢了,結果店家說他沒付錢)、不用手忙腳亂的算錢等等,基本上問我的話會推薦能刷卡或電子支付就盡量使用,減少在國外人生地不熟發生問題還要解決導致遊性受損。


信用卡的部分不用說,很多人都知道可以吃到國際組織稍微佳的匯率,有時新台幣持續升值,折算日延遞還可以蹭到更好的匯率(僅限JCB,目前VISA及Mastercard都已經改成簽帳日即時匯率)我這次富邦出帳後,發現機率是一半一半,有一半的消費出帳金額比即時消費通知的便宜,但也有另外一半是比較貴的。此外,海外交易還會有一筆海外交易手續費(Foreign Transaction Fee,FTF),如果信用卡回饋沒有高於這一部分,那等於你還要多付出一點點手續費。不過整體而言,可以省去前述提到的假鈔、算錢等問題,我覺得即便沒有辦法完全cover還是值得的。

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DCC(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DCC),通常是刷卡的時候,刷卡機螢幕上會出現兩個國旗(以日本旅遊來說,就是會出現中華民國和日本國旗)讓你選,選中華民國國旗就中DCC了。除了用比較爛的匯率外,還有國外交易手續費,除非是美國運通或是你有報帳需求,不然這東西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選當地國旗就對了。不過這趟行程刷卡也超過二十多次,沒有碰到需要選擇的時候。不確定這功能是否只有店家有開還是收單行有開才有或怎樣,總之剛好看到也想到這點,所以補充上來。

交通

這個章節會分成兩部分說明,一個是我使用的移動方式,另外一個是我這次旅行中看見的日本交通。

移動手段

第一次去日本,不管怎麼說都沒有那膽子自駕,而且我也只有自己一人,租車不划算。即便有什麼地點超級想去,可能最差也就計程車吧。總之一開始規劃的時候,就都安排可以鐵路及走路能到的範圍。

去過日本的話,應該都知道會走很多路,這次行程總計走了九萬五千步,單日最高兩萬五千步!所以真的要趁年輕還能活動的時候去,年紀大了行動比較不方便的話,就只能靠$$解決了(計程車或跟團遊覽車)。

JR札幌車站,同時也是JR塔大樓

日本的交通

大家對日本人的印象多半是:非常守規矩、不造成他人困擾。不過人多必有白癡,不可能每個日本人都是好人,只是在交通上,不守規矩的人相當少。我自己那幾天在路上移動的時候,只有看過一次車輛等待時機右轉時因為號誌轉紅,想趕快右轉結果差點碰撞到一個正要過馬路的小朋友(步車分離式路口),當下我剛好在那小朋友後方,所以就趁這機會觀察行人及駕駛會怎麼反應。駕駛馬上踩下煞車,不過小朋友也馬上退回人行道上,所以最後是車輛先過。不過在該車後方還有一輛車,那輛車就禮讓所有行人都通過後才通過。

剛剛說的案例我在日本五天的行程只看過一次,不過在台灣感覺好像天天上演?此外在我回想起來,路上好像從沒聽過喇叭聲(可能按喇叭有嚴格規定?),而且道路相對台灣安靜很多,不確定是為什麼。

最後就是人行道,我在日本即便是余市這種鄉下地方,也是到處都人行道,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人行道的。而且人行道甚至寬到我看停兩台車都綽綽有餘(可參見Day2一文中,蒸餾場章節的照片),可是大家有因為這樣不去日本嗎?不是都很喜歡去?我相信日本會好玩,除了他們的文化以外,便利的大眾運輸以及寬敞的人行道肯定有差。去走過日本的人行道後再回來台灣,還要閃過路邊停車,想想真的可憐。不要再抱怨國旅不振,基本的安全走路空間都沒有,到處都違規停車,走在路上都有可能被撞死,叫我推薦給外國朋友我還真不敢。

小樽的人行道

另外還有兩個有趣的,一個是許多地方紅綠燈上方都有個小擴音器,當綠燈的時候就會響起聲音(很像鳥叫聲),間歇且交替的方式。我在猜可能是讓眼睛不方便的人也能辨識現在行人綠燈的方向?例如現在行人是綠燈,在穿越的時候你就會聽見前方先響起聲音,接著是後方響起聲音,這樣來回直到行人號誌開始閃爍。寫此部分的時候去查了下,和我猜得一開始目的沒錯,但背後還有不少研究支持,相當有趣。也見識到了日本在交通方面的嚴謹:

紅綠燈旁的小擴音器,在照片P看板旁

https://www.facebook.com/megurutraveljp/posts/日本文化豆知識哪裡的鳥兒在鳴叫在日本過馬路時你是否有仔細聽過交通號誌所發聲出的聲音呢有來過日本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在日本過馬路綠燈的時候當燈由紅燈轉成綠燈時都會傳來/720834868315248/

※影片無法播放請點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AY9IAdOrvY

二是在搭電車的時候,車廂內門口旁都會有開關門的按鈕,車廂外車門旁也會有開門按鈕!這對在台灣搭過台鐵、捷運、高鐵卻從沒看過這種設計的我感覺到非常有趣,怎麼會讓民眾自己去開關車門?後來偶然之間搭車的時候,在一個站會稍微停留較久,車門開啟後一會兒,突然又關閉但是列車沒有啟動。過了一下,有位女生開門上車後又隨手關門,這時我才想到,北海道冬天下雪可是很冷的,如果在這種會稍微停留較長時間的站,一直開著車門風雪應該很不得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設計吧!日本除了交通嚴謹外,還有許多貼心的設計,每次發現都會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張原本只是拍攝月台而已,但可以發現左側兩節車廂的門旁都有按鈕

結語

你問我會不會想再去日本?拜託,早在年初1月規劃好這次旅行大綱後,剛好看到台中直飛神戶的消息,就開始規劃明年想去神戶了。不過日本太危險了,各種限定和甜點,不斷吸乾你的荷包,還讓你心甘情願的一再回訪!這次有一些遺珠之憾,加上札幌雪祭是夢想之一,不用說,即便危險也一定還會再訪札幌的,甚至已經想好下次要拉至少一晚在小樽,這樣去余市蒸餾場就比較寬裕,也能造訪更多這次沒能去到的地方(例如北一硝子三號館的小樽八段彩虹冰淇淋)。

最後,附上讓我認識並促使我把札幌定為人生出國目標的SNOW MIKU,希望下次見面是在大通公園雪祭上:

右方是我一開始認識雪未來的樣子,中間則是我人生第一隻黏土人,左邊是目前我最喜歡的形象